-
<正>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,是我们党治国理政一条重要经验,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个重要政治优势。从第一个五年计划到第十四个五年规划,一以贯之的主题,就是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。当前,“十五五”的壮丽画卷正待铺展,如何以更高远的视野、更精准的举措,擘画经济社会发展新蓝图,是我们面对的重大时代命题。
2025年19期 No.818 6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848K] - 顾海良;
科学制定和接续实施五年规划,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经验,也是党的理论创新的推进过程。从“十三五”到“十四五”规划谋划中,党的理论创新的新进展,构成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基本构架,既成为五年规划谋划的理论支柱,又铸成五年规划谋划中学理上的新发展。2025年是“十四五”规划收官之年和“十五五”规划谋划之年,回顾新时代五年规划谋划中,习近平经济思想的理论贡献和实践伟力,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。
2025年19期 No.818 7-13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494K] - 黄汉权;
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,是构建新发展格局、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需要。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,基本要求是“五统一、一开放”。扎实落实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重点任务,要突出问题导向,破立并举、标本兼治、综合施策,打通妨碍商品要素流动的卡点堵点,包括着力综合整治“内卷式”竞争、规范政府采购和招标投标、规范地方招商引资、推动内外贸一体化发展,以及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。健全完善有利于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的体制机制,需加快健全财税体制、深化统计核算制度改革、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和监管制度、完善高质量发展考核体系和干部政绩考核评价体系。
2025年19期 No.818 14-18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633K] - 钟茂初;
“科学统筹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”,是习近平经济思想的重要体现,是新时代高质量发展实践的重要遵循,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重要内容。着眼“十五五”科学谋划,我们应统筹好“有效市场”与“有为政府”的关系,形成既“放得活”又“管得住”的良好局面。理论层面,应充分认识“市场”与“政府”互补共生的作用关系和有效边界;实践层面,应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、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的过程中、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与保障产业安全的协同中、培育新动能和更新旧动能的转型中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进程中,深入寻求统筹发挥市场与政府作用的有效路径。
2025年19期 No.818 19-24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390K] - 渠慎宁;
新兴支柱产业是中国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引擎,具有增长动能强、业态模式新、技术含量高、绿色底色足等特征,其主要由人工智能、新能源、新能源汽车、集成电路、机器人、生物医药等产业构成。加快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新兴支柱产业,需要合理规划其发展路径,统筹协调创新政策、财税金融政策、人才政策与数据政策。
2025年19期 No.818 25-29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430K] - 钟钰;
我们党坚持把解决好“三农”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,“十四五”时期,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,农业强国建设迈出坚实步伐,乡村全面振兴取得显著成效。“十五五”时期,面对乡村建设与发展的新趋势与新要求,亟需具有高科技、高效能、高质量特征的驱动引擎和源动力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提速。农业新质生产力,将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大动能。为此,需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与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互融互促,以农业新质生产力驱动产业振兴、赋能人才振兴、活化文化振兴、引领生态振兴和支撑组织振兴。
2025年19期 No.818 30-34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741K] - 曹小勇;
当前,我国正处于“十四五”收官与“十五五”开局的关键时期,面对全球科技革命加速演进与国际竞争格局深刻变化的复杂形势,统筹推进自主创新与开放创新协同发展,已成为塑造新发展优势、赢得未来竞争主动的重要举措。对此,需要加快构建系统完备、运行高效、风险可控的创新生态体系,着力强化制度供给、激发企业主体活力、突出人才引领作用、深化区域示范探索、拓展国际合作空间,系统破解发展中的外部挑战与内部制约,扎实推进创新链、产业链、资金链、人才链深度融合,为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。
2025年19期 No.818 35-39页 [查看摘要][在线阅读][下载 1515K]